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

飲二十八味

Week 8, Monday

        夏桑菊、夏枯草、雞骨草、板藍根、銀菊露、木棉花茶、野葛菜水……我都飲過,主要係阿媽煲,至於話自己特登去涼茶鋪飲就未試過。話說某日友人談起放學去飲涼茶,筆者本住人一世物一世既心態,決定與「敵」同行,因為友人話想鬥快飲完碗涼茶喎~

        到達涼茶鋪,揀好飲二十八味,筆者就奇怪,以前只係聽過二十四味,原來出到二十八味了?定係個牌打錯字?吾理喇,筆者自問捱得痛捱得苦,除左苦瓜接受吾到外,我對其它食物都可以有好感。好奇之下問左個位涼茶嬸嬸:「比24味多左邊四味?」嬸嬸無答,但就搞笑咁話:「咪當送多四味俾你地囉。」



說時遲那時快,友人便提議開始比賽了,賽果合理,至少對我黎講。




        講番碗28味,入口個下真係幾苦,加埋個口有舊香口膠,我想大啖快飲都吾得。雖然不失苦茶之名,但係比起筆者以前飲過既極濃極苦既中藥,仲有少少距離。最後,筆者發現原來街邊企住飲涼茶都幾有趣。


下係有少少關於涼茶既資訊:
         雖然名為廿四味,但所用的藥材由十多味至廿八味不等,並沒有劃一標準,需視乎不同情況(如體質、天氣、病情、地域)而加減,《香港中藥材圖鑒》一書亦只列出二十味。

廿四味材料:崗梅根、水翁花、布渣葉、救必應、鴨腳木、黃牛茶、雞骨草、三叉苦、火炭母、山芝麻、金沙藤、金錢草、土公英、枇杷葉、車前子、淡竹葉、大青葉、板藍根、桑葉、白茅根、銀花藤、六月雪、木棉花、金鈕扣等二十四味組成。有去濕清熱、涼血解毒、解表的作用。(無常方,成份可由十多味至二十多味不等。此方較為常用的廿四味。)

飲用廿四味有甚麼要注意呢﹖
廿四味之主要藥材的性質偏於寒涼,所以體質虛寒之人士(例如手腳冰冷、臉色蒼白、怕冷等)及孕婦均不宜飲用。此外,坊間所見的廿四味所選用之藥材各有不同,所以容易出現藥物敏感之人士或者正在服用西藥期間,也不宜飲用,以免產生副作用。

相關資訊取自:
http://apps.hi.baidu.com/share/detail/34444972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912220114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